無錫藍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壓載水管理系統(tǒng)采用采用EPT復合式物理處理方式。
復合式物理整體處理技術包括:
Ⅰ、采用螺旋傳振網阻尼頻率衰減和頻率控制技術開發(fā)的超聲凈化裝置,保證了凈化過程產生的沖擊波和空泡效應對細胞孢子的機械剪切破壞及對懸浮物粉碎、分散、均質,實現了輔助凈化、殺菌、自潔三重功效,且不改變海水化學成份,不形成二次污染,能夠降低80%的紫外殺菌功耗。
Ⅱ、研發(fā)的進出口正反渦旋導葉的紫外線輻照腔,強了壓載水流在輻照腔內的擾動力,使其在輻照腔內滯留時間增強和接受輻照的均勻度增強,死水區(qū)減小,確保了進入紫外線輻照腔內的海水獲得200~250mJ/cm2均勻照射劑量,增強了殺菌效果。
Ⅲ、研發(fā)的數字協(xié)調式紫外、超聲控制器,實現了隨海水濁度變化對超聲強度和輻照劑量自適應調節(jié),使壓載水接受恒定的紫外輻照劑量(200~250mJ/cm2)而不會改變其化學性質。
Ⅳ、設計的嵌入在原船舶壓載泵控制系統(tǒng)中的隨動控制系統(tǒng),可跟蹤壓載泵在船舶裝貨、卸貨、航行等不同工況下的工作狀態(tài)、時間、位置,并做出相應反應,省去了專門的值班船員,形成的數據記錄黑匣子,滿足海事部門檢查需要。
壓載水處理裝置因受海水鹽度、生物多樣性、機艙空間、裝卸效率等問題制約,“登船”程序復雜,是國際上技術壁壘性產品項目。
目前國際上采用的技術主要有三類:
①過濾+電解殺菌;②過濾+臭氧殺菌;③過濾+紫外殺菌
而過濾技術主要有二種:濾網和水力旋分。
濾網可根據需要決定過濾精度,但易堵塞、難維護、易腐蝕;水力旋分能連續(xù)大量高度分離沉淀物、免維護;但過濾精度稍差,通過融入超聲處理技術設計,可彌補這一缺陷。
三類殺菌技術中,①、②類靠其所產生的羥基和自由基的氧化作用來殺菌,優(yōu)點是功耗低。但改變了被處理壓載水的化學性質,易對船體鋼板和管道產生腐蝕并對當地海洋環(huán)境帶來新的污染,因此,采用此類技術的產品須向被處理的壓載水中加入中和劑以達到規(guī)定的排放標準。同時,電解海水產生大量氫氣、氯氣,如不能稀釋到安全濃度范圍,則易發(fā)生安全事故。因此,采用此類方法反而增加了壓載水的處理成本,且處理藥劑與中和藥劑需要靠岸補給,增加了船員的工作復雜度。
紫外殺菌屬純物理處理方法,不會改變壓載水的物理或化學性質,因而被公認為是目前最環(huán)保的壓載水處理技術之一。但缺點是功耗大。
理想的壓載水處理裝置應具備自身環(huán)保、低功耗、體積小、安裝靈活、智能化程度高、運行和維護成本低等特征,這也是船級社和船東對產品發(fā)展的要求。
本產品采用“水力旋分過濾+傳振網超聲波氣穴效應凈化+紫外殺菌”復合式物理處理整體殺菌技術方案,以傳振網超聲波氣穴效應凈化技術彌補水力旋分過濾器精度不足和紫外殺菌功耗大的缺點,使目標產品達到理想產品的主要特征。